回顧今年第 33 屆金曲獎的主視覺,以藍色調與紅金色調交織出如波浪、彩帶一般的靈動線條。這線條不僅在舞台上幻化為熱帶氣旋,也變作等溫線、衛星雲圖,扣合本次主題「熱力質變」。作為睽違 16 年再次移師高雄頒獎的一屆,從舞台設計乃至入圍影片,設計團隊 MixCode 混合編碼工作室想做到的,便是創造一場獨特且富有台灣、南國印象的五感饗宴。

舞台設計:幾何線條、光影變化堆疊出層次感

本屆金曲獎的舞台,主要布景部分採三層式的設計,勾勒出殿堂般的空間。隨著典禮進行,光影效果也有所變化,包括絲滑的流線質感、霧面的色塊暈染、幾何線條與圖形的紋理,展現出豐富多樣的視覺體驗。舞台兩側除了等高線設計的延伸,大多時候則以放大版金曲獎座圖像點綴。此外,冷色系的燈光布景,更襯托出暖色系主燈的鮮豔,兩色交織下,形成一種既保有野性與生命力,卻不失現代與莊重的印象,頗符合南台灣的熱力四射與流行音樂的當代性。

入圍影片:熱像儀中投射出意義詮釋

除了舞台設計,每年三金典禮上最受矚目的還包括入圍影片的設計。本屆入圍影片策畫長達 6 個月,足見團隊對此次任務的重視。從影片中,可以發現設計團隊依然延續「熱」之主題,除了以熱像儀風格呈現入圍名單與片頭,在影片內容部分也嘗試從獎項相關意義層面解構,打破過往直觀詮釋的方式。
例如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項,團隊選擇以「大火熱炒」的畫面呈現,便是認為製作人在製作音樂時,就如同一位主廚,除了敏銳的觀察力與直覺,還須具有將音樂原料精雕細琢、烘托至善的能力,方能成就完美作品;最佳台語專輯部分則是描繪台灣藍寶石(藍玉髓)受熱能影響後產生了一系列的材質變化,藉此呈現出台語歌曲隨著時代腳步進展,保有強烈自我風格同時也碰撞、綻放出全新風貌的進化。

最佳作曲人獎項以火舞舞者為主角,四射的火花墜落地面,彷彿象徵著擲地有聲的音符與它們誕生的過程。

圖片來源/MixCode

GMA33 入圍影片集錦 from MixCode on Vimeo.

幕後製作揭露!實景捕捉每個熱力瞬間

操刀金曲 33 視覺設計的 MixCode,平均年齡雖只有 28 歲,卻展現出成熟的詮釋能力與完整的主題策畫。透過此次設計,團隊希望能以「熱」作為介質,融化主流與小眾風格的界線,並從略顯衝突的文化感受中,找尋、提煉出共同的本質。因此在製作上,團隊除了以動畫製作外,另一部分的視覺呈現選擇以實際拍攝的方式,最真實地捕捉日常裡的熱度、火花與生命力,例如赴動物園拍攝狐獴、紅鶴,近距離錄下焊接、炒菜、火舞、車水馬龍的景象,訴說著音樂的活力,其實早已流竄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這群做音樂的人,也皆是以這樣一種匠人精神,認真、虔誠地面對心中的旋律。

更多 MixCode 工作室作品,請見官網與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