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4/04 Lifestyle 特刊|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書是一連串的空間。
每個空間都是在不同的時刻被感知的,
書同時也是一連串的時刻。
—— Ulises Carrion《 The New Art of Making Books》,1975

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作為一種獨立的視覺藝術媒介,近年來在當代藝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藝術家書籍中的裝幀技術,往往與其藝術概念有著深刻的辯證關係;它不僅是一種保護紙頁內容、提供閱讀方便性的物理結構,更是讓概念得以被實現的平台,進而將裝幀轉化為一種表達手段,挑戰觀眾對書籍的傳統認知。

書籍物質性的特徵作為鍊金術式的意圖轉換,我們可以上溯至書籍誕生之初,紙張與印刷技術改良方興未艾的時代,當時的書籍製作便涉及大自然中的動物(羊皮紙)、植物(裝幀)、礦物(顏料)等複合媒材的多元組合,試圖使之成為一個超自然的神聖力量,目的猶如中世紀的聖經一樣,為訊息賦予強而有力的物質性。

而本文便從這個脈絡出發,以法國藝術家書籍學者 Anne Moeglin-Delcroix 將 60 年代發展至今的藝術家書籍分為四個面向:「觀看」、「講述」、「思考」和「收集」為思考軸線,各列舉一件代表性的藝術家書籍作品及其理念作為回應。

蔡胤勤
書籍藝術研究者、策展人,現為藝術家書籍文獻庫(ABA)營運負責及上海藝術家書研究中心(RCAB)學術總監,就讀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研究主題以藝術家書籍與攝影書為核心範疇,2018 年甫成立 PAPER MATTER 藝術家書籍工作室,致力在兩岸三地推展出版作為藝術實踐的美學、知識及其生態建構,並探索此媒材在亞洲的未來可能及其全球脈絡下的論述形構。

蔡胤勤


圖片提供/蔡胤勤

觀看作為介面

冰島裔丹麥藝術家 奧拉佛.艾里亞森(Ólafur Elíasson) 在 2013 年製作九本一系列的藝術家書籍 《A View Becomes a Window》 ,嘗試將書籍的觀看行為轉化為映射想法的介面,此書封面以皮革材料製成,卷中頁面則是由各種顏色、質量,以及不同透明度的玻璃面板所構成,玻璃面板產生出不規則的邊緣,使得每塊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相互輝映,而這些作品被擺置於架上,其透過光照所產生的半透明疊色,也涵構、映射著翻閱當下,使之成為書中的敘事,進而參與一場動態抽象的遊戲。

藝術家書籍


圖片來源/Ivorypress

玻璃材質與光線是這系列作品被觀看的重要介面,也因著書籍形態的重複疊合與翻閱動作,使得觀眾在多層次的自然反射中,目睹自己的臉孔滑過一頁又一頁的玻璃表面,以晶瑩剔透的方式,反覆穿梭在橢圓切割空間的顯現與褪色轉換;在此,艾里亞森使用非標準書籍裝幀材料,揭示了光的不可捉摸,並挑戰、重新定義我們的感知,以其短暫、稍縱即逝的生態模擬,喚起觀眾的個人情感與知覺。

藝術家書籍


圖片來源/Ivorypress

講述作為體裁

法裔美籍藝術家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 是透過各式媒材講述故事的高手,尤以藝術家書籍為其代表,在她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以其高度個人化的主題內容而聞名,涉及家庭、無意識、性慾與身體,甚至是死亡,這些主題與她童年的經歷有關,她認為藝術是一個治療的過程,以開放的態度面對作品與自己的身體記憶。

《一天的時間》(Hours of the Day,2006) 是布爾喬亞將時間作為講述體裁的代表書籍作品,這本是由 25 個有印花的天然棉布所製成的雙聯畫布料書,每個跨頁代表一天中不同的小時段,其中包含了每個小時所附帶的文本。

當時高齡 96 歲的她面臨長期的失眠痛苦,於是透過這件作品表達了她對時間的延遲感受,這件布面書籍作品猶如日記本,借鑒了藝術家童年時期的身體經驗,更同時成為她治療與宣洩的過程,並善於透過神話與原型圖像將她的經歷轉為專屬的私密語彙,以纖維布料交織在書籍形態的象徵之中,成為一具儲存記憶與時間的攜帶式載體。

藝術家書籍


圖片來源/MoMA

藝術家書籍


圖片來源/MoMA

思考作為觀念

美國藝術家 陶芭・奧爾巴赫(Tauba Auerbach) 的作品承自早期的歐普、具體藝術的書籍創作風格:運用幾何、色彩與印刷手法在頁面的空間中探問她所謂「觀念藝術、抽象和圖像藝術之間的距離」,並通過一系列繪畫和書籍創作實踐來考察當代的抽象概念與跨學科的交集,藉此探索我們的邏輯系統(語言、數學、空間)的極限,以及它們解構後所開放的關於視覺與詩意的可能性,並擅長將書籍視為跨越維度間的思考媒介。

藝術家書籍


圖片來源/MoMA

奧爾巴赫在 2011 年製作了一套大型的立體書 《2,3》 ,全書由藝術家親自設計構思,《2,3》代表著藝術家向更具雕塑性媒介的觀念擴展,每一頁打開都成為一個美麗的雕塑物件,這六座雕塑從一系列幾何形態中獲得靈感:金字塔、球體、階梯塔、八面雙錐(寶石)、弧形和莫比烏斯帶,這件書籍作品破壞藝術家所謂的「習慣性凝視」,試圖探討我們感知什麼和如何感知的問題,並探索多維空間的存在以及某些形狀和形式的共振能力,尤其將書籍視為思考轉換的動態媒介。

藝術家書籍


圖片來源/MoMA

收集作為紀錄

德國藝術家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在 1969 年開始製作藝術家書籍,這也隨即成為他表達思想、探索生命的重要媒材,基弗擅長在書籍本體與記憶收集之間建立密切的關係,其中頁面的連續性使得他足以構建自身的歷史敘述與空間定位,不僅將攝影融入在書籍作品中,更受到他大學的老師 Joseph Beuys 的影響,收集許多日常材料:如沙子、稻草、焦油和鉛,使得書本的物質性擴展成可以被藝術提煉的擴充性材料。

基弗所製作的藝術家書籍 《舒拉米特》(Shulamite,1990) 一作便將上述的媒材特質發揮至極致,此書籍作品引自詩人策蘭在 1945 年於納粹集中營完成的詩歌《死亡賦格曲》(Death Fugue),以詩中這位猶太女性的深色頭髮作為暗喻,延伸了在這首詩中受到迫害的她,書籍材質以鉛版進行製作,其扭曲形態亦象徵猶太文化在當時毀滅性的遭逢。

藝術家書籍


圖片提供/蔡胤勤

藝術家書籍


圖片提供/蔡胤勤

上述四位藝術家的書籍作品通過書籍裝幀與觀眾產生互動,使讀者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種外在裝幀形式與內容概念互為主體的方式,不僅增加了書籍視為作品的能動及其參與,也使得每次閱讀體驗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探索。

裝幀技術在藝術家書籍的世界,遠超過一種單純的物理結構或僅供保護紙頁的手段,它反映了藝術家對於形式、內容和讀者互動的深刻思考,並將傳統書籍的界限推向新的邊疆,探索了藝術觀念表達和書籍物質性的新可能。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4/04 Lifestyle 特刊・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更多內容請點此試閱。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