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所主辦的設計界指標競賽「2021臺北設計獎」,於 11月 4日在文華東方酒店-文華廳舉行頒獎典禮並揭曉得獎名單,「臺北設計獎」今年邁入第 14 屆,共獲得來自全球 72 個國家及地區,高達 5,545 件作品參賽,徵件數為歷史新高。其中臺灣作品得獎 33 項,包括競賽最高榮譽 -「臺北市長獎」,以及工業設計類金、銀、銅獎;視覺傳達設計類銅獎,以及公共空間設計類銅獎等。

競賽最高榮譽「臺北市長獎」- Maker Space|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

「Maker Space|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是由森林木人x曲墨建築師事務所,郭恩愷、黃昱豪兩位設計師所創作,設計師從「一棵樹開始做設計」的理念發想。由執行者親自進入林、木業產業鏈,使用臺灣永續林業國產木-柳杉,以森林木『全幹使用』、『物盡其用』之創作精神,傳遞林業、木業、與Maker職人不同階段產業間的鏈結與互存關係,在具有歷史建築身份的瓶蓋工廠I棟,親手操作木作,打造「Maker Space-職人手創空間」。

約 275 坪的歷史保護空間,沒有使用 1 根釘子,全數以螺栓、螺絲固定所有木材,在未來也都能被輕易地拆解還原,實踐以雙手打造出永續、再利用的實木物件,以友善工法對待永續材料,良善的循環再利用,推廣同時也尊重永續資源。

臺灣作品勇奪工業設計類金、銀、銅獎,展現臺灣豐沛的工業設計能量

「工業設計類」金獎作品由臺灣李彥寬設計師所設計的「零距椅 (Zerogap)」榮獲,本作品亦獲得評審團推薦獎之肯定。由於輪椅是許多身障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尤其對下肢癱瘓者來說,更應思考如何帶給他們更安心、舒適的移位方式。在需要移位的各種狀況中,如廁的移位是其中高危險且十分困難的,而《零距椅》思考的正是如何協助身障者縮短輪椅與馬桶間的距離,提供他們更安心舒適的移位方式。

銀獎作品「急救充氣擔架 (Inflatable Stretcher) 」由吳郁心設計師創作,此作品整合緊急救護流程所需之各項醫療器材的急救擔架包,並提供充足的器材給施救者處理傷患傷害部位,讓施救過程更直覺、系統性操作,防止驚慌誤判造成二次傷害。此外,充氣式擔架小巧輕便且可應用在各種場所的緊急救護、水域救援等各種災害傷員搶救,以及居家、體育場地、救護車運送傷員。作品呈現出對社會的貢獻與高實用度而獲得評審肯定,亦榮獲評審團推薦獎及遠東百貨廠商贊助獎。

銅獎則是由點睛設計以「Re-ing 菱格盤 (Re-ing Plate)」一作拿下,該作品與台灣零塑材料專利合作,材料使用竹纖維,零塑膠,顏色部分以食品級天然色素結合,微量染色呈現出自然安定且豐富的質感。在設計上採用菱格的凹凸設計,增強材質結構的穩固性以及堆疊上的穩定;視覺上呈現出閃耀的光影與反光變化。希望藉由此具設計風格及符合循環經濟之產品,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

國際設計師以實驗性與探索性,展現視覺傳達設計新趨勢

今年的視覺傳達設計類作品,整體呈現出具實驗性與探索性,同時亦展現出未來性及對永續的關懷。本類金獎由來自德國的設計師 Fons Hickmann M23 所設計的 「The Poster」 奪得,此作品為德國漢堡藝術與工藝博物館 Das Plakat 200 年特展的主視覺海報,設計師精心構思將 200 年來的 400 張海報透過每張互相黏合的美學設計方式,讓民眾回想起曾在公共空間看到的海報,充分暗示著此種特殊媒介所擁有的豐富歷史。

銀獎則是由澳門的 UNTITLED MACAO / UNTITLED DESIGN,LTD 歐俊軒設計師的作品「MACAO DESIGN WEEK 2020」獲得,該作品以「花」的優雅與美麗為主題,並採用銀色作為主要色調,期望營造輕鬆的氛圍,及展現出新的設計力量。本類別評審團召集人陳永基表示該作品「以實驗探索性的新美學,植入畫面的構圖,透過點、線、面的融合,塑造具有現代化、創新意涵的視覺感受,獨特性高、易於識別和具延伸應用,給予觀眾全新的視覺衝擊。」

2020 Creative Expo Taoyuan | RUNNING TAOYUAN 走桃花

圖片提供/2021臺北設計獎

臺灣團隊「格式設計展策」則以「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奪得銅獎與評審團推薦獎之雙重肯定,本作品坐落於富含歷史記憶的眷村「馬祖新村」,以「走桃花」作為活動名稱與宣傳主調。透過「編輯地方」的採集精神,從挖掘桃園自身底蘊與價值的「走桃花」文化展區、運用設計能量與桃園產業進行創新實驗的「結桃子」議題展區,到結合展售消費與在地故事的「大桃林」體驗展區,在眷村空間打造嶄新的桃花林,散發地方活力。以「自然山林」、「人文記憶」、「產業創新」、「文化轉譯」等視角重新編整地方的土壤底蘊,打造一個跨域、共感、創新、設計整合的地方文博會。

富含社區營造與人文關懷的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設計類金獎由來自香港的 Insitu Project 團隊以「House of Dreams」奪得,此作品採用獨特的公共參與式施工過程,使用回收可利用的營建廢棄物建造而成。獨特的審美設計源自八十多位村民的集體創意,最終形成了一個讓村莊能夠分享最佳實踐農村發展設施,同樣也是一件可持續實踐、社區發展和循環經濟的最佳案例。

銀獎則是由中國的一介建築,張唐設計師以「巷子里」一作獲得,該作品是由成都市武侯區殘疾人聯合會與玉林東路社區委託,一介策劃、設計、運營的社區殘障友好空間。希望創造一個自由與平等的空間。呼籲殘障人群更多地走出家門,擴大生活圈;同時也希望成為一個交流與孵化的視窗,吸引更多人發起和參與具有開放性的探索嘗試。

銅獎則是頒給由臺灣的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之「HEITO 1909」(屏東縣民公園),設計師將屏東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製糖廠改造成為公眾集會空間,重新構想了這一將城市隔斷十餘年的廢棄地,並將城市各處的社區資源融入其中。公園還為公眾提供了在都市中體驗高品質自然環境的空間,成為台灣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歷史遺跡的保護和適應性再利用項目。獨特的設計巧妙地融合遺跡和受損的建築結構,成為體驗豐富的城市設施。

跨類別獎項-各國設計師以不同角度共同展現對環境永續之關懷

「專業應用精進獎」由瑞典設計師Marc Hoogendijk所創作之「Serpentine Bench」拿下,該創作的靈感來自於使用連續紙條纏繞紙管旋轉而成的紙管結構。由實心梣樹和多層樺木夾板製成,該長椅給人一種由連續的木條組製成之印象。為喚醒觀察者的好奇心,條帶的末端以鬆散方式地懸垂於框架上。

「循環設計獎」則由墨西哥 Broissin Architects 團隊以作品「Egaligilo」獲得,這是一項公共設施,象徵傳統建築和新世代建築之間的平衡裝置。該展館與公共空間結合並與周圍環境不斷產生互動,通過維持內部小花園所需的大氣條件來創造屬於自己的微氣候。人工照明的開口和效果,能夠全天創造不同的場景,邀請觀眾進入展館內,重新定義內部和外部之間的界線。

「社會創新獎」則頒贈給由臺灣家樂福、台灣設計研究院,以及 3+2 Design Studio 共同設計創作的「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 Carrefour Impact:Your Purchases, Our Future!!」,該作品從空間營造、服務價值到選品理念,緊扣SDGs核心價值,空間展現明亮輕鬆的氛圍,吸引路人願意入內一探。硬體設備企圖以循環設計理念,如使用商店舊木箱再利用、打造模組化商品陳列架,減少陳列架維修報廢,或引進回收袋租借系統。並以裸得好、品自然、買永續、挺社企、食在地五大理念為選品原則,並輔助「價值卡」凸顯商品背後社會價值。

主辦單位北市產業局強調,「2021 臺北設計獎」配合全球化、防疫設計、關注永續循環等議題,藉由舉辦臺北設計獎,鼓勵設計在創造商業與美感價值的同時,亦能關注設計師在社會中的角色與責任的設計,同時考量社會、環境與經濟三個層面的效益,達到利用設計過程帶來社會改變,各個得獎作品呼應競賽打造臺北市成為一個以「Design for Adaptive City: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的精神。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