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2/春季號 Spring Issue(P L A Y):好玩哲學 )

大學時讀到一本英文版、關於日本建築師槙文彥的書,其中一段句子關於「Five Elements-Silence、Space、Movement、Dream and Play」我深深記著直到現在,記不得是談建築師的理念哲學,或是看待生活的態度,但這五個元素——安靜、空間、律動、夢想與遊戲,從那之後經常被我當作度量衡,用以評斷一件設計、創作、一段旅行、關係的參考。

是弄巧成真或無心插柳,多年以此驗證下來倒也覺得有幾分道理,特別是Dream與Play,就像是義大利高級男士西裝上的口巾,或漂亮蛋糕頂端的裝飾,不只要漂亮,還要抒情感性或幽默趣味,才真是畫龍點睛。

過去兩個Decade,會玩、懂玩、Playful的人類成為一股勢力,無論年紀職業性別,這群有著Kidult(kid+adult)特質,童心未泯,關注流行文化的人們,在各自專業中因為那樣的玩心,而為作品帶來魅力,創意圈有幾位人物,是我欣賞的厲害「玩」童。

Philippe Starck 設計頑童第一號

Philippe Starck的豐功偉業很難一言概之,他將腦內的天馬行空展現在各種領域,從一只牙刷到椅子、飛機、大樓,蓬勃設計能量不只能變成好幾本Coffee Table Book,更可成史詩般套冊。

設計鬼才、天才、設計頑童……,這些頭銜跟著Philippe Starck一輩子,他的「玩」使得作品辨識度高,有著簽名式的幽默,像是1990年的榨汁機Juicy Salif,章魚或外星人般的身型與榨汁機看似毫無關連,橫空出世至今問世超過三十年,從未退燒只是越來越熱絡,人們將它作為雕塑品供奉著,各種版本、甚至187公分高的XXL雕塑,取悅了所有使用者。

又如1989年,他設計東京朝日啤酒總部大樓,建築上有著巨大如蝌蚪般形狀的金色雕塑,有人說那是金色火焰,有人說像是一坨便便,從被嫌棄到永遠的地標,在建築競技舞台激烈的東京,Philippe Starck的打破常規使得這棟建築物越發經典,從未褪流行。

去年秋天,我長久以來的夢想——採訪Philippe Starck得以成真,坐在已經73歲的大師面前,我完全感受到什麼是頑童(甚至不是「老」頑童),他笑瞇瞇,面容像是聖誕老公公般和藹,說著已經談過千萬次的設計概念,眼裡仍閃耀興奮。

他的新作是一只像是燭台上插著一根蠟燭的燈,幾乎沒有設計的設計讓人不免懷疑,卻又知道必定是故意如此,他如說故事道:「人類最早的光源是太陽,接著是火,然後有了蠟燭,雖然現代生活蠟燭漸漸消失,但我們會記得小時候去教堂裡的祈福蠟燭,在燭光晚餐中與另一半求婚的場景,每個人都與燭光有故事。」短短一段話我領悟到,「玩」的本質並不是打破章法地亂衝,而是有故事與道理,精神意義多於形式的情感風格。

Paul Smith 無做作紳士

在街頭風格、嘻哈、超大Logo的時代,我懷疑還有多少人想起Paul Smith,若說時裝上的「搞一點小怪」,他絕對是先鋒,一段採訪中Paul Smith曾說:「不會耍壞的紳士不是好設計師」。

已經75歲,但Paul Smith一直在自己建立起的時尚帝國裡擔任第一線衝鋒,從未停下腳步,在深厚紳士文化傳統、經典西服美學的英國,他用一點點的叛逆、一點點挑釁,加上很多的幽默改變了世界對英式風格的定義。

Paul Smith的西裝剪裁精良,就像是為修長挑高的自己所打的版,但細節裡藏著「耍壞」,像是在袖口裡藏著裸女圖案,或袖子一捲露出裡頭的彩虹圖騰,這些小地方讓穿著者覺得好玩,感染了設計師的小小心眼;他說,我會用精緻高級西裝搭配牛仔褲,把日常商品包裝上的圖樣做成印花襯衫,如此拆解、重新構建的服裝邏輯,有趣又不至於go too far,適合每個人。

跟Paul Smith相處過的每個人都對他讚譽有佳,有次我在柏林咖啡館裡遇見他,鼓起勇氣跟坐在距離三十公分旁的他問候,他像是老朋友般問候、聊天、談台北,還邀請我參加他的新店開幕派對,我得寸進尺要求自拍合照,他頑皮說:「我來拍吧,我手比較長,但你的鏡頭好髒!」我們都忍不住笑意,沒有玩心的人們,對陌生人表現不來那樣的怡然自得。

那次相遇,我確認了「感染力」的力量,「好玩」這件事要別人也覺得好玩才算數,也才是夠好玩。網路上有幾支Paul Smith到巴黎倫敦東京的短片,看著英倫歐吉桑認真又好奇的眼睛,心想若能有這樣的旅伴,再平淡的城市也趣味盎然。

中年時尚背包客《Yolo》、《Wm Brown》

《Yolo》與《Wm Brown》是我近兩年來的心頭好,前者為旅遊雜誌,後者是男性生活風格刊物,開本相同,內容風格相近,《Yolo》創辦人Yolanda Edwards與《Wm Brown》創辦人Matt Hranek是夫妻,過去皆在知名旅遊雜誌工作,他們的部落格在同溫層間大受好評後,決定做自己的總編輯。

他們這樣介紹自己——全職旅行者、探險家、吃貨與酒鬼,也是攝影師、作者、雜誌創辦人與編輯;我愛上他們與他們的雜誌,並非因為相似工作背景,而是為我帶來了新的旅行樣貌、深度觀點和嚮往。

兩人大部分時間在都在路上,有著年輕背包客的隨意輕鬆,也有中年玩家的成熟舉止,豐富的旅遊經歷,成就了寬廣眼界與好品味,他們能夠挖掘事物的更深層次,洞悉文化背後的美;他們也與年紀相仿的朋友一起公路旅行,有種兄弟結伴的無所畏懼,是大人的享樂。我在Instagram上追隨他們,50代的兩人,激起40代的我的探索欲,他們玩的、吃的、用的、買的不見得名貴,但很吸引人,與多數網紅曬行頭的姿態不一樣。

Edwards說,當女兒出生時,朋友們都說你們很難再像以前那樣旅行了,但為了證明朋友是錯的,他們帶著她未曾停止腳步,「旅行非常重要,即便只是在自己的城市裡都值得探索,旅行是對自己的承諾,那代表著會有些麻煩、會花比較多錢,是離開舒適圈的」她強調。

歐美正掀起「Adult Gap Year」概念,美國大學生在畢業前經常會空下來或旅行一年,思考未來職涯,成人的Gap year則是reset概念,不一定一年,在工作長時間之後,很多人失去了玩心,又對自由渴望,三、四十歲的Gap year風潮,見證著當代人們需要更多靈感,更嚮往生活的趣味,想玩的天生本能。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2/Spring Issue ( P L A Y )好玩哲學 – 更多內容請 點此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