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2月25日「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今年是這座南部港口城市百年的里程碑,高雄市政府將啟動為期近百年的「百年好市」計畫,策畫一連串遊程遶境、講座、論壇、展示、國際交流等活動,首波活動於 8 月正式登場。這次高雄市政府也特別邀請到設計團隊「有角職匠」操刀高雄設市百年紀念 Logo,以象徵高雄百年發展的「海空雙港」為意象,呈現山海圍繞的港都城市風貌與歷史底蘊。

高雄設市百年紀念 Logo 亮相


圖片來源/有角職匠 Antlers Artisans

由有角職匠操刀的「百年好市」Logo 以數字 100,和翻轉 90 度的「高」字幾何結合,作為高雄設市百年的紀念 LOGO;帶著透視,如膠卷般看似正在出格的100,也象徵前進和延續。主視覺用船、飛機,去呈現這個山海圍繞,藉由海港與空港交織,帶來歷史、繁華和人文的港都工業城。

高雄設市百年紀念 Logo 亮相


圖片來源/有角職匠 Antlers Artisans

高雄設市百年紀念 Logo 亮相


圖片來源/有角職匠 Antlers Artisans

繼1920年「打狗」更名「高雄」後,1924年市制升格,高雄市始成為地方政府團體、具公共財源,這項體質改變,擘劃了這個鄰海小鎮的發展藍圖。同一年,武德殿啟用、「高雄女中」成立、壽山紀念公園與鼓山魚市場開始籌建,政經中心哈瑪星日漸完善。而後幾年間,開通壽山洞(西子灣隧道),改善海水浴場,並設置運動娛樂設施如棒球場、游泳池等。西子灣成為高雄市民休閒、外地遊客觀光的新天地;城市中心、運動娛樂和公園休閒等空間規劃,全數到位。

從那時起,高雄因先進產業移植展開狂飆發展的百年。日治時期有製糖、製磚、水泥、重化工業、煉油工業;在此基礎上,戰後順勢發展塑化、石化、代工業、重工業,乃至近十多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漸成高科技、文創觀光之城。

高雄設市百年紀念 Logo 亮相


圖片來源/有角職匠 Antlers Artisans

2 年前適逢台灣文博會在此舉行,高雄「文博遶境」遊程帶著民眾上山下地道求索百年前的高雄。 2024 全新企劃「好市遶境」,以「工業」、「海洋」、「鐵道」、「歷史」四大主題,13條路線,帶民眾登上遊艇、潛入精密工業最前線,用全新不同的角度探索你所不知道的高雄,看看高雄的百年是如何煉成。而除了首發的 10 條遊程外,還另有高雄達人帶路特別企劃,未來將陸續公告。

高雄設市百年紀念 Logo 亮相


圖片來源/有角職匠 Antlers Artisans

高雄設市百年紀念 Logo 亮相


圖片來源/高雄旅遊網

以高雄市百年歷史文化作為底蘊,「百年好市」Logo 融入船、飛機元素,並玩轉「100」字與翻轉 90 度的「高」字,以該 Logo 的亮相作為百年好市活動開端,引領一連串遶境、講座、論壇、展示、國際交流,同時也從 Logo 採用的綠藍色彩,擘畫出山海圍繞的港都城市風貌,邀請人們回望過去的同時,也開展出這座港都城市在藍天綠地下的美好未來。

一張插畫地圖(illustrated map),就是一齣文化劇目(cultural repertoire)

這是我自 2017 年來在花東地區推動地方發展所採行的工作方法論。這 8 年內,我在花東地區執行的大大小小計畫有 10 幾件。不論計畫經費的多少,我都會製作一張具有文化劇目功能的插畫地圖,用這樣的方式去表現地方風土的美好。


圖片來源/劉維公

雖然近幾年來視覺設計在台灣的發展相當熱鬧,從業人員與公司行號越來越多,但殘酷的事實是,台灣視覺設計產業生態系並不健康。視覺設計往往還是被業主,不管是政府部門或者是民間企業,當作是專案企劃(從產品研發到活動規劃)執行過程中末端的工作事項。在專案價值鏈上,設計師可以擔當積極的創價協作者。可是在現實工作上,他們常常只是被交代限時完成作品被動的業務配合者。

插畫地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每一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會製作各式各樣的文宣地圖,介紹活動的內容規劃與場所地點。這些公部門在意的通常都是創意一百分的策展人、超ㄅㄧㄤˋ的主題文案、大師級的主視覺設計、吸引人潮的活動、打卡的網紅景點等層面的規劃。而「如何製作一份好的文宣地圖」,多半不是主辦單位會認真關心的項目。如果公部門各單位帶頭重視插畫地圖,善用每一年的經費預算,絕對可以激發出很多傑出的人才與作品。

我非常喜歡插畫家約翰.羅門(John Roman)將插畫地圖界定為「地圖界的創造性非小說(Creative Nonfiction)」。他強調,地圖的製作確實有客觀事實的要求,但插畫地圖的精彩之處就是在於它是以富含想像力的方式去呈現真實的故事。在《插畫地圖藝術》(The Art of Illustrated Maps)一書中,羅門指出,插畫地圖有三項構成要素:以美學觀點呈現主題、傳達寶貴訊息、以及帶給觀者趣味。地圖藝術家是視覺溝通者,透過圖像與觀者對話,帶領觀者認識世界。


圖片來源/amazon

以畫面感傳遞價值,展現地方的「職業美學」

對我而言,每一次執行地方發展計畫,表面上是在規劃活動,然而其核心目的都是在為地方建構價值訴求。我跟我的團隊會先進行地方風土調查與人物生命故事採集,然後根據我們所蒐集到的題材,我接著專注在構思能夠讓人產生共感的地方價值主張。我認為,價值主張不僅僅是寫文案,更是要有畫面。插畫地圖就是價值主張的畫面。

在跟插畫家討論地圖的構想時,我們有兩項基本想法,一是要畫出地方生活風土的樣貌,另一則是將地方人物的生命故事當作插畫的素材。我採用文化劇目的概念,藉由這個手法放大插畫地圖的視覺溝通效果。文化劇目概念是參考社會學家理查.E.歐塞霍(Richard E. Ocejo)在其著作《職人新經濟》(Masters of Craft)的看法。歐塞霍在書中提到,職人是「以知識為基礎的體力工作,而且還結合了思考、服務與創造」。同時,「他們必須要以有能力、有把握、有說服力的形象,表演出一組文化劇目」。

這一套由職人所演出的文化劇目內容包括體能勞動、解決難題、文化認知、人際交流等豐富項目。歐塞霍觀察到文化劇目成為越來越多不同領域專業工作者所共同奉行的勞動方式。他在書中將此一個新興經濟發展現象稱之為職業美學。


圖片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職人文化——現今國旅的投入機會?

「用心遊部落」是我最近與花蓮縣政府原民處合作剛完成的小計畫。這是配合今年花蓮縣「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祭」所製作的旅行插畫地圖。合作的插畫團隊是方捷設計。這張地圖文宣有一個簡單的訴求:來花蓮原鄉,是一趟值得用心的旅行。我的文案「花蓮原鄉風土的美好,值得你用心;部落店家用心的經營,值得你旅行」,以及「大山大海的接觸,是花蓮旅行的基本款;原住民風土的體驗,是花蓮旅行的必需品」,都是我在田野工作時真實的深刻體會。

跟著插畫走,旅行者即可欣賞我們所規劃的文化劇目遊程。

跟著插畫走,旅行者即可欣賞我們所規劃的文化劇目遊程。

圖片來源/劉維公

我們請插畫家根據我們所提供的故事與照片,繪製原住民職人的文化劇目內容。地圖上的人物,都是職人本人;這些職人的職業美學則是以插畫的構圖呈現。跟著插畫走,旅行者即可欣賞我們所規劃的文化劇目遊程:「食物是了解原民風土的最佳旅遊路徑」、「特色民宿是部落誠心款待客人的地方」、「走訪每一個用生命態度經營的原民工坊」、「在台9線沿著山林的曲線探索旅行的驚奇」、「在台11線跟著太平洋的地平線追求旅行的詩意」、「在原住民文化現場接收每個令人感動的體驗」。

面對現今產業的蕭條,如何振興國旅,成為迫切的課題。補助更多的經費?建設更多的設施?我認為,投資在更多職人的文化劇目,才能夠為台灣的旅遊產業奠定更深遠的發展基礎。

插畫地圖有三項構成要素:以美學觀點呈現主題、傳達寶貴訊息、以及帶給觀者趣味。

插畫地圖有三項構成要素:以美學觀點呈現主題、傳達寶貴訊息、以及帶給觀者趣味。

圖片來源/花蓮縣原民處

地方價值主張不僅僅是寫文案,更是要有畫面。插畫地圖就是價值主張的畫面。

地方價值主張不僅僅是寫文案,更是要有畫面。插畫地圖就是價值主張的畫面。

圖片來源/劉維公